12月7日,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公共关系行业最佳案例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圆满落幕。历经四个月的征集、提名、评审,《文化多元 美美与共——伊利集团跨文化管理》荣获企业文化与内部传播类金奖,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健康食品企业。
伊利集团荣获中国公共关系行业最佳案例大赛金奖
中国公共关系行业最佳案例大赛创立于1993年,是国内创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相关评选赛事,旨在表彰在公共关系领域有突出贡献及模范价值的企业与组织。伊利凭借创新的跨文化管理实践,以及对国际业务经营发挥的显著作用,最终从众多参赛企业中脱颖而出。
以人为本 拥抱多元文化
近年来,伊利加快国际化步伐,通过国际贸易、海外并购、投资自建、战略合作等多项举措,逐步构建起覆盖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国际化经营网络。
伊利国际化布局覆盖面广,各国国情差异大,如何实现有效的跨文化管理与融合成为伊利走向海外面对的挑战之一。科学有效、切合实际的跨文化管理对提升伊利海外经营效率、实现长期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为应对国际化进程中不同的文化情境,伊利集团总部与海外子公司共同成立跨文化整合项目组,以推进企业国际化业务为宗旨,开展跨文化管理工作。
为了适应伊利全球化战略目标,2020年,伊利正式将“伊利文化4.0”升级为“伊利文化5.0”,“尊重”作为第五维度加入到“卓越、担当、创新、共赢”核心价值观。“伊利文化5.0”发布后,伊利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各层面,大力推动“伊利文化5.0”海外落地。
伊利文化5.0全球发布
在物质文化层面,以伊利泰国子公司为例,伊利在收购泰国本土冰淇淋企业Chomthana之后,投入大量资金、资源、人才赋能企业发展,全面翻新厂房、食堂,将通勤车更换为空调巴士,打造员工休息区“心岛”以及宣传安全知识的“安全岛”,鼓励员工为公司发展建言献策,为员工未来发展提供平台,创造卓越价值。
在精神文化层面,结合当地文化习俗开展跨文化沟通,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每逢传统佳节,如泰国宋干节、中国春节,伊利泰国子公司都会开展传统美食品鉴、洒水祈福或书法祝福等中泰文化体验活动,增进员工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另外,在公司重要活动期间,则在细节上尽可能融入当地风俗。例如,伊利印尼工厂投产仪式结束后,伊利为员工准备当地人庆祝重大节日的食物——“姜黄饭”,供大家一起品尝。
伊利泰国子公司文化共识研讨会
此外,伊利还开展“文化认可卡”,对标杆员工进行表彰;选拔培养“文化大使”,定期为海外员工开展伊利文化宣讲;每年伊利还会组织全球六万名员工开展以“拥抱多元,心融则融”为主题的“多元文化周”,文化周活动设置中国日、新西兰日、泰国日、印尼日和荷兰日,从“入眼、入耳、入胃、入心”四个维度,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形式营造尊重、包容、开放的文化氛围。
凝心聚力助推国际化发展
通过实施跨文化管理创新,大力弘扬伊利精神与核心价值观,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满意度不断提升,凝聚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穆罕默德·伊尔凡是伊利印尼乳业生产部的一名员工,2020年1月加入伊利印尼乳业,经过努力奋斗成长为团队技术骨干。穆罕默德·伊尔凡表示:“感谢伊利提供的平台,我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希望公司发展越来越好。”
伊利在海外发展也正在获得当地社会的认可与褒奖。在印尼,伊利作为当地唯一一家中资企业被授予“企业社会责任特别成就奖”“振兴经济突出贡献奖”,连续两年获颁“最佳品牌选择奖”;在泰国,伊利作为当地唯一中资企业连续三年被授予泰国食品药品监管局质量奖,并在今年获得“最高质量奖”,连续四年获得泰国“劳动关系与福利杰出单位”;在新西兰,伊利被授予“最佳安全工作场所奖”“最佳民众选择奖”“新中跨境投资奖”等荣誉称号。
目前,伊利在全球已建设15个研发创新中心、81个生产基地,全球合作伙伴遍及6大洲,分布在39个国家和地区,总计2000多家,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伊利进一步提升全球供应链管理水平,实现海内外生产基地间的高效联动,国际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52.2%。
伊利印尼子公司庆祝产品热销
近期,伊利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屡获殊荣。在2023“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年会”上,伊利从全国逾800家企事业单位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六项重磅大奖,成为“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优秀示范单位”,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贡献了伊利思考、伊利实践和伊利经验。
企业走出去,如何实现跨文化管理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伊利则用实际行动率先作答。面向未来,伴随着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日益深入,伊利也将吸纳越来越多不同国度、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优秀人才。以“全面价值领先”目标为引领,伊利将秉持“卓越、担当、创新、共赢、尊重”的核心价值观,构建具有伊利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凝聚全球6万多伊利人的力量,携手朝着“全球乳业第一”的目标阔步前行。
中新网广州12月8日电 (记者 蔡敏婕)广州一直重视老字号的保护与传承,近年来,政府加大对老字号的扶持力度。“老字号中华行(广州)品牌购物活动”8日在有“千年商道”之称的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启动,老品牌焕发新活力,希望借此能更好地打入年轻人“地盘”。
“老字号中华行(广州)品牌购物活动”启动。广州老字号协会 供图
广州深厚的商业文化土壤孕育出众多具有浓郁岭南特色、享誉海内外的老字号。它们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广州人诚实守信、追求品质、敢为天下先的商业精神。据广州老字号协会提供的数据,截至今年9月初,广州拥有152家老字号。
广州老字号多诞生于商业旺地,从发源地来看,主要集中在北京路、老西关以及长堤西濠口一带。其中,北京路一直是老字号品牌云集之地,作为“老字号中华行(广州)”第一站,此次活动众多老字号齐聚一堂,其中包括潘高寿、皇上皇、陶陶居、鹰金钱、广州酒家、王老吉等广东省内外知名老字号企业。
当天,众多老字号品牌携带众多满载时代记忆与成长味道的广府老字号美食及手信,通过现场制作、展示展销、互动体验、线上直播、网红探展等形式,展示老字号品牌的匠心匠技和文化魅力,让消费者感受国货之光、国潮之美。
历经百年传承与淬炼的广州老字号拥抱时代浪潮,打入年轻人的“地盘”。本次活动融合众多深受年轻人欢迎的互动+游戏+福利的形式,不但有精彩的传统舞狮、“躁动”的乐队演奏、国潮/非遗文化表演,还有方便打卡的老字号评选品牌墙展示。
与此同时,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新科技已成为老字号焕发新活力的一大利器。比如,有品牌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研究,实现了生产自动化、标准化和全天候化。
“老字号品牌以‘年轻’的方式呈现,进一步与年轻人对话,与年轻人互动,让年轻人为老字号文化代言,提升老字号品牌‘年轻值’,同时把广州最具商业文化特色的北京路展现给全省乃至全国老字号。”广州老字号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本次活动从今年12月8日起将持续至次年2月29日,在广州北京路、上下九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等多个消费旺地,展示餐饮、美食、广州手信、非遗/岭南工艺、老字号文化互动墙、老字号评选获奖产品等重要元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