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香港12月8日电 (记者 刘大炜)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峰会暨侨交会2023(香港)智能科技展(简称“侨交会香港展”)8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本次展览以“融聚创新,共铸未来”为主题,由广东省贸促会、深圳市归国华侨联合会、香港潮属社团总会、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深圳市侨交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办。
12月8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峰会暨侨交会2023(香港)智能科技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图为活动启动仪式。主办方供图
开幕仪式上,广东省贸促会会长陈小锋表示,展会活动将借助香港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主线,集中展示“湾区智造”的最新成果、最新产品,为湾区企业开展全球贸易搭建新桥梁,共同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共同提升“湾区智造”品牌附加值和影响力,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新支撑。
中共深圳市委常委王强,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林建岳,国际潮团总会执行主席陈幼南,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陈振彬,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理事长郑汉明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据了解,本次展览共设六个主题展区,覆盖60余个热门品类,集中亮相近2000余款展品。现场不少参展企业以智能智造为亮点,积极抢抓外贸订单,拓展国际市场。记者在现场走访发现,智能消费电子、智慧医疗、智能零售、新能源、科技解决方案等展区最受关注。
12月8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峰会暨侨交会2023(香港)智能科技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图为展览现场。主办方供图
“开幕当日,我们明显感受到了大客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期望能够获得更多重点市场采购商的关注。目前已有多位境外采购商向我们表现出极大兴趣,准备开展对接洽谈。”深圳市吉方工控有限公司参展代表说。
侨交会香港展开幕期间还举行签约仪式和圆桌会议。开幕式上,深圳市侨交会集团分别与香港工业总会珠三角工业协会、香港青年科学家协会签约,共同推动香港与珠三角内地城市在产业资源对接、科技合作及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合作。而在当天下午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民间交流圆桌会上,来自粤港澳三地的政商界、侨界代表等逾百人围绕“大湾区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新机遇”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完)
中新网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 罗海兵)“从我自身的经历可见,一旦我的中文能力更强,我就能够接触和理解中国,并敞开心扉。”12月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世界中文大会语言教育与文明互鉴分论坛上,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顾问贺志明(James Heimowitz)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回忆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到中国时,贺志明直言就像在一个陌生的星球上着陆,“周围是一片蓝色和灰色的海洋,没有汽车,只有骑着自行车的行人。”
如今,近50年过去,贺志明目睹了中国非同寻常的变化,“现代化的中国已然成为一个令人兴奋的地方”。见证这些变化成为贺志明深刻而美妙的经历,与此同时,他也见证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
“世界其他地方正在开始理解中国在科技领域扮演着的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贺志明看来,有些人仍然对中国在全球的地位感到不舒服,“他们需要加深对中国的理解。世界中文大会所做的,就是通过提供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工具来帮助世界了解中国。”
在会议发言中,贺志明表示中国将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世界有着共同的命运。“如果我们能让孩子们掌握与中国更好接触所需的技能,我们会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
在贺志明的家乡纽约州,中文是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人们非常有兴趣了解中国。”
他认为,语言在国家间交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你想了解或进入另一个国家,要么通过别人的镜头,要么通过别人向你描述,或者你要自己去发现它。语言是帮助你发现它的关键工具。”
贺志明关注,在新近结束的中美元首会晤中,中方宣布为扩大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交流,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他对此表示期待。
“有很多声音希望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在中国有,在美国也有。”贺志明认为,中美教育工作者需要把重点放在推动合作、培育互信的最佳方式上,“这也是本届世界中文大会的焦点,是能够推进议程的关键组成部分。”他表示(完) 【编辑:王祎】